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FPGA之家动态 >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生物医学工程应用

时间:2025-09-08      来源:FPGA_UCY 关于我们 0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 现代医学仪器已经向着智能化、小型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 在仪器设计中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 用到的ASIC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大。 由于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出现,ASIC的设计与制造,已不再完全由半导体商家独立承担,设计者在实验室里也可以自己设计出合适的ASIC芯片,并且立即进行实际应用,现在应用最广的主要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器件是一种新型的高密度可编程逻辑器件,采用CMOS-SRAM工艺制造。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是新一代的数字逻辑器件, 它们的规模比较大, 适合于时序、组合等逻辑电路应用场合, 它可替代几十甚至上百片通用中等规模以上的 WI 芯片。它不仅具有很高的速度和可靠性,而且具有用户可重复定义的逻辑功能,即具有可重复编程的特点。因此,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使数字电路系统的设计非常灵活, 并且显著缩短了系统研制的周期,缩小了数字电路系统的体积和所用芯片的种类。 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得益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发展,现代医学仪器设计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取代中小规模芯片做逻辑控制, 在医学信号采集与处理、图像获取与处理、便携式医学仪器设计等方面得到了应用 。


注明:本内容来源网络,不用于商业使用,禁止转载,如有侵权,请来信到邮箱:429562386ⓐqq.com 或联系本站客服处理,感谢配合!

用户登陆

    未注册用户登录后会自动为您创建账号

提交留言